
作为一名“老代表”,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董事长、陕西步长集团董事长赵超在接受时说,履职这一年,关注到了经济提质、民生保障等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目前由于缺乏全行业全产业链大数据、缺少大数据大循证科学证据等原因,屡受质疑,尤其在 “一带一路”国际市场难以打开局面。希望通过建设“一带一路”中药大数据中心,整合行业数据,实现行业内数据共享,完善行业白皮书,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中医 药。
随着科技的发展,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对中医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出现了冲突和交融,一部分中医试图用改良的方法,沟通中西医学, 提出了“中西医汇通”的学术思想。赵超说,“脑心同治”是在中医学异病同治理论的指导下,在心脑密切的生理关系及共同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上提出 的,是心脑血管疾病中医整体观思维的创新与发展。
赵超建议:围绕“中医药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传承发展中医药方法创新”,建设国家级产学研一体化中医药脑心同治研究院,为慢性病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建设国家级脑心同治研究院大平台。在 中医药脑心同治理论指导下,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等慢性病创新和产业化为导向,利用浙江中医药大学脑心同治研究院、脑心同治研究中心基础, 国家综合建设优势资源配置优化技术、条件配套完整、功能齐全完备、技术手段先进、整合集成自主创新、衔接紧密的脑心同治研究院大平台。制定中医药脑心同治 高级人才队伍建设标准,搭建中医药学科创新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产业化研究集成的综合性实验室,探索传统中医药技术结合现代科学检查检验技术开展诊 疗活动,吸引中医药专科专病治疗特色中医师人才,形成中医药脑心同治人才培养、教学、传承、创新、推广一体化发展。
建设中医药脑心同治防治慢性病医护人员大团队。充 分运用国家级脑心同治研究院大平台培养的中医药脑心同治高级人才、研究成果、实践能力优势,以病患为中心,结合各地各自常见的慢性病疾病种类,构建中医药 脑心同治防治慢性病医护人员大团队培训体系,利用现场会议、实践培训班、互联网+视频实时直播等手段,培养符合当地的防治慢性病基层医护人员人才,自上而 下传、帮、带组织开展“脑心同治走基层”系列线下公益活动,并累积形成国家级脑心同治研究院大数据云库,涵盖中医药脑心同治高级人才群、基层医护人才群、 慢性病群众、慢性病疾病谱群、典型病例群、联合用药群等大数据。
落实“互联网+脑心同治走基层”打通基层群众慢性病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充分运用国家级脑心同治研究院大数据云库,遵循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把握《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规划(2019年 -2022年)》机遇,依托银川脑心同治互联网医院,将中医药脑心同治高级人才群、基层医护人才群、慢性病群众、慢性病疾病谱群、典型病例群、联合用药群 等大数据互联互通,整合落实“互联网+脑心同治走基层”打通基层群众慢性病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医疗服务,让群众少 跑腿,让信息多跑路。具体如:1、依托脑心同治互联网医院平台,开展慢性病随访,便捷基层医护人员线上跟踪慢性病患者病情,预测慢性病突变;2、开展“跑 起来-医疗健康数据走基层”公益活动,线上收集群众慢性病病情,线下集中诊疗,并建立后期的线上跟踪监测体系;3、依托脑心同治互联网医院平台开展医护人 员与基层群众紧密联系的互教互动,普及慢性病防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