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是数字经济新引擎,产业应用不限于智能手机、基站建设等领域,更会推动物联网、区块链、视频社交、人工智能产品与应用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其书面建议中表示,但目前受制于5G基础建设尚未完成,相关标准尚未明确,5G的服务与应用资源也不够丰富等因素,5G的产业发展仍存在困难与挑战。南都记者了解到,第七年履职的雷军今年向大会提交了三份建议,分别是《关于布局5G应用、推动物联网创新发展的建议》、《关于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深化落实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今年提交了三份建议。
建议加大对智能制造财税金融支持
在《关于布局5G应用、推动物联网创新发展的建议》,雷军指出由于5G技术能满足机器类通信、大规模通信、关键性任务通信对网络速率、稳定性和时延的高要求,因此物联网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尤其与车联网、无人驾驶、超高清视频、智能家居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应用到制造业、农业、医疗、安全等领域,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在雷军看来,全球制造业竞争推动工厂向智能化转型,物联网作为连接人、机器和设备的关键支撑技术受到企业的高度关注。对于时延敏感,高可靠性或产生大量生产数据的设备,传统连接技术已无法满足。在这种情况下,5G技术优势能够较好满足工业控制需求,同时为制造企业提供远程控制和数据流量管理工具,以便更高效智能地管理大量的设备,并通过无线网络对这些设备进行软件更新。
但雷军指出,目前,受制于5G基础建设尚未完成,相关标准尚未明确,5G的服务与应用资源也不够丰富等因素,5G的产业发展仍存在困难与挑战。因此雷军建议提前布局5G产业应用,推动5G与物联网的创新融合发展,包括加速工业物联网应用,助力工厂智能化转型;发展智慧农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
因此雷军建议国家加大对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等重点领域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中央、地方产业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围绕大型制造企业上下游进行垂直改造,加强自动化产线、无人工厂等重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打造虚拟的产业闭环,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整体国际竞争力。
建议加快智能交通标准出台
雷军认为,在5G众多的应用场景中,无人驾驶和车联网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出现的引爆点,5G技术的应用可以推动智能交通快速进入发展上行区间。
因此雷军建议国家研究、制定和出台关于智能交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支持产业发展。尤其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责任问题、技术试验问题、车联网的国家标准规范、智能芯片应用等产业发展关键点进行前置研判,通过鼓励性政策支持交通运输领域智能、安全、可控发展。
5G推动智慧农业、医疗物联网
此外,雷军认为在5G的带动之下,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和医疗行业都将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在智慧农业方面,雷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5G农业应用补贴和优惠政策,并鼓励社会资本、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共同参与,因地制宜规划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试验区,并在经验成熟后进行全国推广,全面提升农业领域的高新科技应用程度。“例如在养殖业,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基本信息管理、疾病档案管理、防疫管理、营养繁殖管理,发展智慧养殖;在植保方面,借助物联网技术自动探测和记录区域内的微气候、墒情等环境信息,并结合植物保护专家系统来精确地预测病虫害的发生,从而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精准高效解决农业生产的植保问题。”
医疗物联网方面,雷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逐步推动5G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加快完善医疗物联网和健康大数据相关标准,制定医疗智能可穿戴设备及配套信息平台行业标准,出台针对物联网企业在医疗领域投入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的鼓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