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全国青年文明号 争创一流品牌

385194_zps_1525246280613

记者 吴骞 通讯员 刘颖

又是一年“五四”青年节,在金华市人民医院,有一支兢兢业业、勇于创新的医护队伍,承担着年接生量近8000例的重任,为全市妇女健康保驾护航,成为引领行业的年轻标杆,深受百姓信赖。他们的名字——金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全国青年文明号。

从2006年被评为市青年文明号,到如今的全国青年文明号,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始终坚持“关爱妇女·母婴健康”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打造一流服务,争创一流品牌”的目标,实现了技术力量和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如今,青春的号角再次吹响,从“心”启程,焕然“新”生。这些年轻人坚守着最初的梦想,不断嬗变,为健康金华的建设贡献一份年轻的力量。

一流服务助建医患和谐

如今走进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青年医护人员会用亲切的微笑,热情的服务,娴熟的技术和贴心的关怀让病人和家属如沐春风。以创建全国青年文明号为契机,该科进一步履行“青年文明号”科室的服务承诺,不断加强医护人员思想道德及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医护人员爱岗敬业,文明服务,自觉转变服务观念,坚持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就诊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据产科护士长余丽华介绍,科室不断规范医护人员的服务语言、服务行为和服务流程,形成了整齐划一的服务模式。尤其是把人性化服务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对病人实行人性化称谓,定期与病人及家属进行医患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入院时,专门设置的青年文明号服务卡,方便了病人及家属进行后续的电话咨询。两年来,该科收到病人的锦旗、表扬信不计其数,涌现出一大批暖心的医患故事。

去年,金华一张助产士蹲在病床下救助产妇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里走红。照片里的主人公,正是市人民医院助产士郭肖。这是对脐带脱垂宝宝的一种救助措施,还纳已脱垂在阴道口的脐带并用手托住,保持脱垂的脐带血流畅通。而要做这个动作,就得蹲到病床下,在产妇的宫口位置下方进行。从病床到产房,郭肖一直猫着腰蹲在床下,手在产妇阴道内托住脐带并尽量保护脐带不受压迫,一动不动地坚持着,腰酸了,再忍一忍,手麻了,再撑一撑,当宝宝被成功取出的那一刻,她的手终于放了下去,脚也已经支撑得没有力气,跌坐在地上。但脸上挂满了笑容,见证又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就是她最大的安慰。而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这么做。

该科还曾接诊过一位聋哑产妇,在生产时沟通成了难题,当班的助产士几乎全程用手写的方式与产妇交流,最终帮助宝宝顺利落地,母女平安。写满字的三张纸,虽然看似普通,承载的却是医护人员对于产妇的贴心和温情。

妇科病人小芳(化名)年仅20岁,身患重疾,整个科室的医护人员都很心疼这个女孩,尽全力去照顾她,医治她。住院化疗期间,正值小芳生日,妇科年轻的副主任伊碧霞带领科室医护人员为她准备了一场充满惊喜的生日派对,点上蜡烛的那一刻,大家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医患情深的感动,是发自内心的祝福。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除了日常工作,这里的每个年轻人还积极参与到义诊、助医、助学等活动中。在节日里给残疾人、空巢老人送去祝福,帮助做家务、洗头等;深入基层进行健康宣教及义诊活动,两年来共服务了500多人次;给偏远山区的群众义诊,送去先进的医疗诊断和药物;与乡村小学结对,定期给孩子们送去爱心,累计捐赠50张课桌,1000多册书籍,100余件衣物等。

“成为浙中地区五个一流,即服务、管理、文化、人才、业绩一流的全国青年文明号是我们的愿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浙中地区的青年团队提供学习、交流和进步的平台。”号长胡波告诉记者,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全国青年文明号是目前金丽衢卫生系统的唯一。

这个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的集体,以执着和奉献精神书写一个个平凡却感人的故事,以赤诚与挚爱诠释大医精诚的医学准则。而他们的精彩和青春故事,仍在延续……

以青年为人才基石屡创佳绩

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创建于1956年,是我市首批重点学科、浙江省首批产科区域专病中心、省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后备基地。经过一代代妇产科人的努力,几十年来在金华及周边地区享有盛名。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历史底蕴的科室,但同时也充满了年轻活力。在这里,35岁以下的医护人员占了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