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平台延续上市潮,渝金所专注品牌建设踏实

2018年1季度,互联网金融行业波澜起伏、热点不断:全民热议区块链、互金平台赴港上市、P2P备案开闸又延期、支付断直连加速、信联出台、互联网资管新规……与此同时,互金巨头继续加大金融科技布局,大银行也发力金融科技,二者的竞合之路越走越宽。:据IT橘子不完全统计,2017年,互金行业发生股权融资的公司484家,同比减少247家;披露的人民币融资金额350.36亿元,同比下降382亿元。风险资本活跃度的下降,表明行业整体正趋于成熟。

自2017年8月以来,行业月度成交开始高位回落,一直到2018年3月才略有回升。从交易活跃度上看,2017年8月以来,月度借款人首次超过月度投资人,11月,月度借款人达到521万的高点,随着现金贷新规颁布,出现快速下降。2018年3月,月度借款人已降至417万人。在此过程中,行业综合利率一直处于下降态势。

互金平台延续上市潮,渝金所专注品牌建设踏实

从跨年数据看,第三方支付行业最大的看点是移动支付的崛起。报告显示,2017年移动支付交易额97.6万亿元,占比63.83%,较2013年提升52.72个百分点。从市场格局看,艾瑞2017Q3数据显示,支付宝和微信在移动支付领域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0%,在互联网支付领域则接近50%。

从上述数据表明,整个互金行业中,平台数量迅速增长,用户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用户增速也持续放缓。

面对这样的困境,互金平台如何长远发展成为当务之急的难题。渝金所表示,渝金所在风险控制、市场平衡方面已经做得非常成熟,目前上线的主要是产业链金融的相关产品,同时也在对其他形式做探索,未来业务范围还将往更深更广的方向拓展。

互金平台延续上市潮,渝金所专注品牌建设踏实

渝金所认为,专注于产业链金融领域的专业运作,更注重提升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忠诚度。拓展业务范围、提升产品品质、树立品牌形象才是重中之重。诚然,互金行业存在着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大平台的营销回报率远远高过中小平台,品牌成了营销的杠杆。互金行业发展至今早已结束了跑马圈地的时代,政策收紧和市场选择正在推动平台良性发展,品牌建设成为所有互金平台的必修科目。随着互联网金融用户群体的迅速成熟,用户的关注点已从收益率向资金安全、服务体验和收益综合发展,品牌建设必须跟上用户发展的步伐。

服务客户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应该落到实地。互金平台产品呈现多样化,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产品,合规、安全、风控健全都是基本要求,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加快推进产品优化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当前,渝金所平台不断扩大产业链金融的服务范围和质量,实现了风险监测数据化,业务流程智能化。未来,渝金所还将推进金融科技介入产品服务的进程,用实力打造坚实的品牌后盾,才是渝金所稳步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