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被市场认可、消费者认知的一种识别标志。品牌知名度越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就越高,意味着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能带来更高的附加值。深圳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品牌建设,经过多年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标准先行,设计支撑、质量引领、品牌带动、信誉保证”的品牌发展战略,构建了“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城市品牌”体系。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把深圳品牌战略放入全市“九大战略任务”之中,提出打造更具时代引领性的深圳品牌,使“深圳出品”成为高质量的标签,让深圳品牌享誉全球。
昨天,我市发布了由深圳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质量强市办”)牵头编制的深圳市品牌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报告。在由市质量强市办、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委、市发改委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市质量强市办常务副主任、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夏昆山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深圳作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和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践行国家战略部署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实践中努力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深圳紧紧围绕品牌建设,从品牌发展环境、基础、能力、保护四个方面科学谋篇布局,经过几年的奋斗,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2017年商标申请量同比大幅增长,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4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名;新增9家中国500强企业,增量位居北上广深之首;培育了如腾讯、华为、平安、大疆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内衣、服装、钟表和珠宝产业获批成为国家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示范项目,全市共有7个区开展了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一区一品”计划正加快推进。深圳是全国首个获得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以及第一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城市品牌的“金字招牌”越发闪亮。通过“自上而下”品牌发展战略的顶层谋划,构建了“自下而上”的以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城市品牌的梯次递进“四级纵队”,深圳品牌的影响力在国内外日益彰显。
据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处处长崔红兵介绍,由深圳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编制的《深圳市品牌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报告(2017)》,分析了深圳品牌发展环境,系统梳理了2017年深圳品牌建设的举措,通过选取能反映品牌发展的指标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客观呈现深圳品牌建设发展成效,旨在向各方提供有关品牌建设方面的信息,并作为决策参考。
品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深圳历来十分重视品牌发展。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名牌推进战略,打造“品牌之都”,通过积极营造品牌发展氛围,建立健全品牌发展体制机制,为深圳的品牌发展提供营养丰富的“沃土”。
品牌建设工作越来越受重视
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把2017年作为“城市质量提升年”,统筹推进标准、设计、质量、品牌、信誉“五位一体”建设,不断完善品牌建设体制机制,打造更具时代引领性的深圳品牌,大力宣扬“质量成就未来”的城市质量精神口号,积极营造浓厚的深圳品牌发展氛围,全力推动“深圳制造”向“深圳品牌”的价值链高端延伸,助推深圳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
品牌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形成“一核多极”的品牌发展政策体系。一是制定出台了全国首个质量促进型法规——《深圳经济特区质量条例》,提出“建立和完善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品牌培育、品牌管理工作体系和品牌评价标准体系,引导企业争创国际品牌,加强深圳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深圳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明确了深圳质量发展的方向是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奠定了品牌发展在质量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二是逐步建立标准、设计、质量、品牌、信誉“五位一体”的品牌发展工作机制。制定并发布《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等一批标准;设立创意设计新锐奖,大力加强创意文化园建设等激励措施;开展市长质量奖评定,加大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出台《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品牌发展基础支撑体系。三是着力完善政府上下联动、行业内外推动、企业自觉行动的品牌培育保护机制。四是健全品牌发展的人才培养制度。经过持续努力,深圳逐步形成了以《质量条例》为核心,相关配套政策为支撑的“一核多极”的品牌发展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