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訊 從去年國務院批准設立“中國品牌日”算起,今年5月10日,是“中國品牌日”的第二個生日。
一個國家的品牌,可謂是這個國家的形象名片。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締造了一批優秀民族品牌,蘇寧易購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發現,“它們大多有一個共性,便是數十年如一日地積澱、錘煉過硬的企業品牌形象與內涵。”
有近30年歷史,從200平的小店發展為世界500強之一的中國零售企業蘇寧亦是如此。在出席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入選企業負責人座談會上,孫為民表示,蘇寧品牌的願景是“百年蘇寧、全球共享”,無論何時,蘇寧都將踐行的是“不忘初心,成就品牌。”
而中國品牌要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中國要從制造大國邁向品牌強國,孫為民認為,既要以工匠精神,積尺寸之功﹔又要以IP設計,彰大國自信。
去年11月,蘇寧成為新華社“民族品牌傳播工程”第19家入選企業,后者旨在為我國優秀民族企業走向全球、擴大品牌影響力提供載體和渠道,對入選企業有著極高的要求。
作為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入選企業代表,蘇寧易購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現場分享蘇寧品牌成長記
【民族品牌 是積年累月的錘煉】
“品牌是人們衣食住行的消費指南和企業核心價值的重要載體,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向世界的名片”,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常務副院長潘慶中此前曾表示,在過去的一百年,99%以上的世界品牌跟中國沒有關系。今天,中國的發展理念、發展現狀已經為世界認可,中國作為一個國家品牌,已經有影響了,但是我們的企業與產品品牌若不跟上,則對不起時代發展。
可以看到的是,在政策引領、消費升級、智慧零售、輿論支持等共同推動下,中國品牌正在逐漸蛻變。以零售品牌蘇寧為例,其1990年創立於線下,2009年開啟線上轉型,2010年推出線上平台蘇寧易購,2013年率先確立了O2O的發展戰略。
雖然當時的大背景是互聯網概念正盛、實體零售被唱衰,業內也鮮有和蘇寧持一樣觀點的企業對其給予認同,但蘇寧還是靠著韌勁趟出了一條開闊大道,完成從“+互聯網”到“互聯網+”的轉型,最終實現自主IP“智慧零售”的確立。
整個過程中,蘇寧堅持聚焦用戶體驗,在業態呈現、產品創新、頁面交互、支付體驗、內容制造、直播體驗等與用戶交互的各個環節,樹立打造極致物種的追求和好產品、好服務、好內容、科技化、年輕化、時尚化的品牌形象。
所謂厚積薄發,從去年開始,蘇寧強大的品牌勢能開始噴薄釋放。位居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二名、旗下上市公司蘇寧易購躋身2017《財富》世界500強……這些都讓蘇寧成為中國民族品牌名片。
而從去年一個月之內先后上榜央視“國家品牌計劃”名單、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到今年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大放異彩、被人民日報以大篇幅報道點贊,再到如今隻要提起零售創新人們就會聯系到智慧零售、提起智慧零售大家就會直接關聯到蘇寧品牌。應該說,蘇寧確實完成了一項出色的品牌工程。
在南京,蘇寧總部已成地標﹔在中國,蘇寧品牌已成名片
【民族品牌 當扛起社會責任】
稱得起民族品牌,自然也該擔得起社會責任。
9日當天,新華社還發布了《中國民族品牌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2017)》,從建設品牌強國、強化責任擔當、創造美好生活的視角檢視了一眾中國企業。
“蘇寧品牌的使命是引領產業生態、共創品質生活,蘇寧品牌的定位是服務,服務供應商、服務消費者、服務社會。”孫為民表示,蘇寧在零售行業深耕28年,一直扮演著服務於商品銷售的渠道商的角色,服務是蘇寧的唯一產品。
事實上,蘇寧這幾年對社會的服務,已經漸成體系。
3月30日,蘇寧易購集團發布《蘇寧易購2017社會責任報告》,從推動行業發展、服務消費者、助力脫貧、參與公益、環境保護等諸多方面披露了蘇寧2017年社會責任履行的理念和成果。這是蘇寧自2009年以來連續十次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從報告來看,蘇寧2017年的社會責任擔當,可謂看點滿滿。在業內首提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智慧零售”,推動行業升級變革﹔在全國首推“電商扶貧實訓店”,助力脫貧攻堅﹔“夢想大篷車-蘇寧號”行駛25000公裡,傳遞公益星火﹔10萬共享快遞盒倡導綠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