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浙江扬帆再起航

品牌浙江扬帆再起航

  浙江在线5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吉)5月9日,在中国品牌日前夕,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与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功能中心联合主办的2018年中国品牌日“品字标”区域公共品牌主题推广活动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现场通过一系列活动,展现了“品字标”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成果。

  自2013年浙江省正式提出打造“品字标浙江制造”区域公共品牌的战略构想至今,“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一批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实现了迭代升级,正逐步引导企业和产业走向价值链、产业链的中高端。活动当天,随着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授牌成立、“品牌+体验”品牌体验活动启动、首期“浙江制造”总裁班结业、浙江省股交中心“浙江制造板”建设启动,“品字标浙江制造” 吹响了品牌浙江扬帆再起航的号角。

  四年发布344项标准

  “品字标”成浙江金名片

  2013年,浙江省正式提出打造“品字标浙江制造”区域公共品牌的战略构想。

  2014年,浙江省出台《关于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的意见》,国家认监委批复同意开展“浙江制造”认证,同期,代表“好企业好产品”定位的“浙江制造”A标准和首批B标准相继发布。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已发布“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344项,全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172家企业获得270张“品”字认证证书,其中国际合作认证证书41张。一大批行业龙头、“隐形冠军”脱颖而出,企业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仅仅不到五年时间,“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完成了从“0”到“344”的跨越,体现出了浙江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与打造“品字标浙江制造”金名片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浙江省始终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的定力来抓品牌建设。“品字标”建设,紧盯打造“中国制造”标杆和浙江经济的金字招牌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推动作用,以标准作为提升质量的有效标尺,把质量作为构建品牌发展的核心,着力构建“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的“浙江制造”品牌制度体系,不断推动产品、服务由低品质、低附加值向高品质、高附加值转变,不断树立“浙江制造”高端先进形象,使之真正成为高品质、高水平的代名词。如今,“品字标”品牌已经成为助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进一步扩大“品字标”拉动力,下一步浙江将扩大“品字标”品牌覆盖面,将“品字标”品牌由制造业逐步拓展到服务、农产、工程、生态等领域,建立“品字标服务”“品字标农产”“品字标建造”“品字标生态”等子品牌,将“品字标”打造为我省中高端区域公共品牌的统一标识,切实发挥品牌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浙江制造”总裁班结业

  打造品牌建设专家摇篮

  “我是浙江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黄理,非常荣幸能代表第一期‘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总裁研修班进行发言,心情十分激动。”当天仪式上,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纪圣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为完成首期“浙江制造”总裁班教学计划并通过考核的学员代表颁发了结业证书。

  2017年起,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一同打造了“浙江制造”总裁研修班,旨在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推进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的战略部署,全面提升“浙江制造”国际竞争力。这个围绕“品字标浙江制造”专题开展的研修班,也被视为培养学习型企业管理人才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品牌建设专家的“摇篮”。

  据介绍,首期“浙江制造”总裁班自从2016年底启动报名,最终从70多位报名学员中筛选出44位作为首批学员。该班级课程设置重点围绕企业“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内容包括“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的创新模式、“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体系、“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制度、塑造“百年老店”、企业战略与品牌认知、品牌建设与资源锁定、管理者个人品牌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领导力提升等内容。

  “一年的研修班课程,内容充实而精彩,理论观点鲜明,佐证案例生动,引人入胜,触发思考。” 黄理在发言中说,通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领导力、中国制造2025、企业战略与品牌认知、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等课程的学习及同学们间的课题讨论、走访互动,个人的思维层次上得到丰富,知识视野上提到拓展,能力促进上得到帮助。

  股交中心启动“浙江制造板”

  多元助力“品字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