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之间曲线“最短”,宝沃模式如何开启品牌新纪元?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走出国门或许是每一个中国汽车品牌最深切的夙愿,因为这代表着产品质量及企业体系能够在全球化标准的严苛检验下获得认可,从而有机会站在强者如林的世界舞台上参与竞争与博弈。

这条艰难的“向上”之路中从不缺少践行者,但受限于政策法规约束、市场及技术壁垒、品牌和企业国际化运作欠缺等诸方面的阻滞,多数中国汽车品牌只能依靠自身力量朝国际品牌发展,这样的发展路径就如同两点之间的一条直线,虽然目标明确,却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积累资源。

而区别于其他品牌,宝沃汽车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品牌收购模式。众所周知,宝沃诞生于1919年德国,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品牌曾在上世纪60年代占据了德国汽车市场出口额的60%,并创造了诸多个业内“第一”:第一辆德国采用自动平衡空气悬挂系统的车P100、第一辆全球采用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车型Goliath GP700、第一辆德国采用自动档的欧洲豪华汽车Hansa2400......直到2014年,随着宝沃品牌被中国收购,这个历经风雨却历久弥新的经典德系品牌开启了全新的征程。

事实上,中国资本控股外资品牌并非没有先河,2010年,吉利斥18亿美元全资收购沃尔沃,一度成为中国力量崛起的佳话。但真正值得思考的议题却发生在“收购”之后,比如全盘收购品牌和技术,能否掌握其核心技术?是否带来自身软实力的提高?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宝沃是以轻资本收购品牌,这与目前多数中国资本收购外国品牌截然不同。高额收购虽然名义上实现了品牌易手,但由于技术壁垒的绝对性,母公司并不能接触到品牌的绝对价值,即核心产品技术。技术上的不对等并不能通过资金的杠杆来平衡,这是不少曾经热情拥抱外国品牌的中国母公司在经历多年发展后所抛出的一句无奈感叹。所以,以资本大手快速粗暴的攫取全部品牌资源,看上去最直接的招式,如同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一般,但事实是,这些品牌却没有率先完成国际化的转身。

而宝沃以轻资本收购品牌意味着,在收购后的团队组建和研发制造上,宝沃拥有雄厚的资本作为先期发展基础。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快速的正向研发之中,透明的技术环境也让技术转换效率大为提升。宝沃现售的两款SUV产品——BX7和BX5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本土市场的高度认可,就说明了这种发展模式的可行性与高效率。

与此同时,在品牌效应极为明显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宝沃品牌的历史知名度所带来的影响力是一笔财富,解决了多数全新品牌在立足时期所匮乏的品牌文化和历史沉淀问题。可以说,无历史包袱却承载历史荣誉的宝沃品牌在中国市场立足之后,为其品牌快速进入全球化发展快车道也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当然,如果说品牌历史和积淀让宝沃有了“讲故事”的资本,那么“技术牌”则是让宝沃能持续将这个故事讲好的关键。

从研发团队上来看,虽然从中国市场重新起航,但宝沃的品牌口碑迅速吸引了全球一流人才资源,组建起中美德优秀的国际化工程师团队——“宝沃三剑客”。其中,中国研发中心进行三地统筹,承担全球资源整合和技术研发的职能;德国研发中心负责未来电动汽车设计;北美研发中心专攻智能互联、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研发与运用,三大团队的分工明确,几乎涵盖了目前汽车行业的全部传统与前瞻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以“技术立命”的汽车品牌所拥有的2000多名国际一流工程师,数量占比宝沃整体员工的40%,遍布12个国家,16个汽车品牌。可以说,宝沃品牌所代表的工程师精神号召了这些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而反过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国际化精英才使得宝沃从历史中积淀下来的工程师基因得以传承,两者相辅相成。

除了国际化人才,宝沃的中德智造工业4.0工厂也同样对标国际化一流品牌和标准,这相当于为其德国高品质产品的核心实力提供了保证。目前,宝沃汽车已经与FEV、大陆、ZF、AAM、博格华纳、SAP、BOSCH、佛吉亚、舒勒等全球顶级供应商开展合作。宝沃正在积极联合强者,整合优质资源,保障优品,打造整车制造优质供应链。

在高标准的智造理念下,BX7、BX7 TS已获得欧盟整车认证;2017年,BX7 TS在德国开启预售,2018年,宝沃BX7 TS将在德国开始销售,并交付车主。可以说,以全方位的德国高品质标准要求下的宝沃获得了海外最为严苛的欧洲市场和欧洲用户的认可。

除了精益求精地研发和生产,长久以来,宝沃汽车还始终秉承“严谨、突破、创新”的工程师精神,整合全球资源,探索新的事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