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记者从烟台市质监局获悉,5月10日为“中国品牌日”,为更好地培育保 护、宣传推介品牌建设工作,烟台市质监局公布烟台品牌“成绩单”, 截至目前 ,全市拥有山东名牌产品180个,省服务名牌53个,省长质量奖6个。中国驰名 商标9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数52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112件。全市鲁班奖 达到9个,国家优质工程奖达到15个,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截至一季度末
烟台参与制修订505项国标
近年来,烟台品牌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各副市长任 副组长,市直相关单位及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市质量强市及名牌战略 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品牌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 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建立了工作调度协调机制,及时掌握品牌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将品牌培育创建工作作为市政府对县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项目的重点内容 进行考核,各级各部门参与品牌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力度持续加大。
着力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大力实施“标准化+”行动,实施标准资助激励, 推动企业积极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全市参与制修订505项 国家标准、582项行业标准、302项省地方标准和55项市地方标准;参与了41个标准 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或分委会工作,承担分委会秘书处2个,企业行业话语权的提升 ,有力强化了企业的品牌支撑能力。
注重示范带动,先后开展了6届烟台市市长质量奖评审,45家企业、10名个人获 得荣誉称号,涉及产品、工程、服务各领域,带动了一批企业积极导入卓越绩效评 价准则,起到了树立质量标杆,弘扬质量先进的作用。
全市拥有山东名牌产品180个
省服务名牌数量稳居全省第二位
品牌建设的特色优势明显。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挖掘潜力,加快构建富有烟台特色,享誉国内外市场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体系。目前, 机械、食品、电子信息、现代化工等优势产业的山东名牌数量到110个,占总数的 61.1%。着力推动服务业发展壮大,将工作重点着力向物流、金融等重点服务领域 延伸倾斜,全面加大对服务名牌的培育力度,全市省服务名牌数量稳居全省第二位 。
积极挖掘烟台作为农业、渔业大市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 品申报工作。目前,全市累计有162家企业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 占全省使用专用标志企业的一半以上。同时,注重推动品牌建设逐步由单一品牌争 创向区域品牌集群方向过渡推动,先后创建了烟台葡萄酒、烟台汽车及零部件等7 个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带动了相关产业集群化发展。
全市目前拥有山东名牌产品180个,省服务名牌53个,省长质量奖6 个。中国驰名商标9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数52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112件 。全市鲁班奖达到9个,国家优质工程奖达到15个,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品牌总体数量还有差距
将设立品牌建设扶持资金
产业品牌发展还不均衡,品牌影响力还需提升。目前,烟台市具有国际影响力 的品牌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制造业、服务业还没有像海尔、青岛啤酒 、阳光大姐这样的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对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还需要加强,抓品牌 的工作力度还不够。烟台市在品牌激励政策方面与兄弟地市还有差距,济南、青岛 、威海对山东名牌均有奖励资助,而烟台市还没有相关政策。
下一步,将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定期举 办企业家培训、品牌经理专业培训,引领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上台阶、上水平。加 强政策支持。结合先进制造业强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推进, 进一步完善全市品牌建设工作机制和品牌建设相关政策,为品牌建设工作开展营造 良好环境。
将设立品牌建设资金和相关产业扶持资金,对品牌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坚决打 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支持企业及时将科研成果、核心技术和名牌产品申请 知识产权保护或商标保护。
进一步加大“品牌烟台”的宣传力度。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 ,通过举办国际性、区域性的产品博览会或展销、交流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和渠 道,加强对优势产品的推介和品牌的打造。
通讯员 莫言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记者 秦雪丽 实习生 丁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