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焦莉莉 通讯员 焦强)近日,在高邑县力马建陶有限公司每年一度的新品发布会上,除了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来自西班牙、意大利的业内产业链条企业也派出代表专程来参加,考察该企业的新产品。
力马建陶是我市首届(2016)十大工业名牌产品之一。得益于多年的品牌建设,这家企业的瓷砖产品不仅蜚声全国,并且在海外市场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产业发展、质量建设和品牌培育有机结合起来,抓紧遴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邢国辉在调研食药监工商质监工作时做出重要指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品牌建设,近两年通过“十大工业名牌”工程,做优做强了一大批名牌企业,成功培育了一张又一张闪亮的本土名片,并通过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全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全市构建“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东方久乐牌汽车零部件2017年销售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30%;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至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254%……石家庄市十大工业名牌产品的企业,在不断释放着名牌力量。
市质监局坚持一手抓新品牌创建、一手抓老名牌提升,着力探索培育本土名牌之路,带领全市工业企业在“品牌消费时代”的激烈竞争中拼搏奋斗。
“质量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管’除了政府质量监管,根本上还是要靠企业自身质量管理,而企业产品质量是否提升,重要标志就是品牌。”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力实施品牌培育工程,是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一个重要体现,目的是让全市企业更好地为社会提供适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
近年来,市质监局立足名牌培育工作,通过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把挖掘的名牌培育企业纳入帮扶行列,一边帮助完善企业规范管理的“软件”;一边帮助有条件、有需求的企业开展管理和计量等体系认证、采标国际先进标准等“硬件”,通过申报名牌工作,带动企业在自身管理和产品质量等方面产生质的飞跃。
在名牌企业培养过程中,该局明确稳步推进、超前介入的工作措施,着重在工业企业上下功夫,通过政府带动、企业主动、政策促动、部门联动和持续推动的“五动”举措,让企业在申报名牌、取得名牌的过程中真正受益。
不久前,该局在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入企帮扶中,就该公司产品“互联网+”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监控运维平台在申报石家庄市十大工业名牌产品的相关政策现场进行解答。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坐在一起,就问题一起剖析,并梳理出具体措施。
品牌是企业技术、质量、服务、诚信、文化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现。在20项本土名牌产品企业中,东旭集团有限公司、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这些名牌产品作为领头雁,带领全市制造业的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稳步提升,助力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攀升。2017年全市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103.77%,比2016年上升1.78个百分点,持续了前期销售率上升的态势,处于较高的销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