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广交会亮点不少
采购商人数为5年来最高水平,机电商品成交最多,品牌展区成交超预期
第123届广交会5月5日在广州闭幕。据统计,截至5月3日,这届广交会采购商到会203346人,同比增长5.3%,为5年来最高水平;同时这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1891.97亿元人民币(折合300.8亿美元),同比增长3.1%,为4年来春交会最高水平。这届广交会实现了到会采购商与成交额“双增长”。
第123届广交会实现了到会采购商与成交额“双增长”。(制图 郭祥)
难能可贵的全面增长
美的是这届广交会展位面积最大的一个企业,展出面积达756平方米,记者在美的展位看到有300多款最新产品展出,前来参观洽谈的国外客商络绎不绝,其中水槽洗碗机、声控智慧家居等全系列的智能家电吸引广大客商驻足;格兰仕可开放式接入各类品牌智慧家电的G+智慧家居系统也让客商赞不绝口。来自摩洛哥的采购商阿贝尔表示,中国在智慧家电方面走到了世界前列,很具竞争力。
“中国智造”的突出表现,让这届广交会到会采购商与成交额“双增长”的成绩更显得弥足珍贵。
广交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徐兵解释说,这届广交会的增长是一种“全面增长”,在到会采购商方面,各大洲到会人数都实现增长,到会人数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为中国香港、印度、美国。在累计出口成交的300.8亿美元中,机电商品仍排在成交首位,成交158.9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52.8%;轻工产品成交80亿美元,增长7.6%,占总成交额的26.6%;纺织服装成交14.2亿美元,增长4.1%,占总成交额的4.7%。另外,占展位总数20%的品牌展区成交100.7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33.5%,表现也超出预期。
徐兵解释道,“全面增长”的成交数据,表明我国外贸延续了去年以来回稳向好的态势,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动力转换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带动了高质量发展,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标准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正在加快形成。
不过,受诸多因素影响,这届广交会成交订单中,中短单占比居高不下,长单占比依然偏低,3个月以内的短单占42.4% ,3-6个月的中单占36.6%,6个月以上的长单只占20.9%。
5月5日,第12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第三期在广州闭幕。(图片来源 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高质量发展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这届广交会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技术含量和低碳环保产品显著增多,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稳步提高。
广交会组委会针对部分技术要求高的行业的调研数据表明,行业内97.7%的企业表示研发费用同比增长或持平,高质量发展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
中山喜玛拉雅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在这届广交会上推出的充气产品让人耳目一新,快速充气衣借用充气代替动物羽毛进行保暖,可根据不同的温度调整充气量,成为一件可以调节温度的保暖衣。对于户外爱好者来说,这种轻便、保暖又防水的运动衣是非常理想的户外装备。该公司业务部经理告诉记者,他们拥有快速充气吹气口专利,有核心竞争力。
广东省社科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教授认为,中国企业正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未来会有越来越多高品质、高附加值和高技术的产品参展。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度进一步加强,格力电器自主品牌产品已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超过3亿人;海尔的物联网商用洗衣机品牌在传统家电强国日本,也保持优势地位。
拓展新兴市场,与全球共享发展机遇
在广东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的展位前,副总经理陈木浩正在向客户演示他们的“专业建材五金配货平台”。该平台通过互联网把各种建材、建筑资料汇集起来,专门对建筑商、独立建材商进行配货服务,方便其点击、浏览或采购。同时可凭客户的购物清单,协助其进行配套采购,并通过专业判断减少错漏,从而节省时间和费用。陈木浩表示,他们可为客户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资源共享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