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长城汽车推出了全新的独立纯电动汽车品牌——欧拉(ORA),相比于长城现有的两个子品牌哈弗和WEY,定位于A00级纯电动车型的欧拉,在两个SUV之间,如同一个巨大反差般的存在,给人萌得找不着北,让人一改对这个“SUV专业户”的固有看法。
欧拉概念车R2
如果单单从产品的形态和尺寸方面比较,此次展示的R1和R2,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车和家的SEV、日本的Kei-Car,甚至是大众的I.D.系列产品。
那么,在车和家SEV最终“胎死腹中”、日本的Kei-Car文化难以输出海外(目前此类车只有日本市场销售),而大众I.D.还没有成气候的时候,推出这样一款与现有产品几乎没有任何交集的新车型,是长城一次战略豪赌吗?
在车云菌看来,推出欧拉系列产品,对长城来说无疑冒着一定风险,但时势又逼迫它作出变革性的决定。因为,随着双积分政策在2018年4月1日正式落地,曾经帮助长城登上SUV销量榜首,并快速完成资本积累的传统燃油SUV产品,转眼之间就成为了越逼越紧的新能源积分压力。
十分接近量产化的R1
因此,为了避免在传统燃油SUV车型上赚取的利润反哺给新能源积分这个窟窿,长城势必在短时间内实现新能源产品的突破。
但是,依靠在传统燃油车基础上改型电动车,不是个长久之计,一方面此类产品无法发挥电驱系统的独特优势,而且市场上也不乏相似的“廉价”产品;另一方面,如果进行合规合矩的正向研发,虽然能保证产品品质,但是却难以控制由此带来的时间成本,很可能错失关键的发展机会。
因此,利用市场中成熟的产品模型,进行前期的快速迭代,并参考更具实力和战略前瞻性竞争对手的战略目标,定向研发产品,或许就成了长城在紧要关头的最优选择。
最终,一款造型上与日本的Kei-Car“同源”,但在设计概念上又与大众I.D.系列概念车相近的欧拉,被推到了舞台前。
欧拉R1的侧面照
此次发布的两款欧拉车型,其实与车和家的SEV有根本不同,量产车R1和概念车R2,由长城位于横滨和保定的造型中心共同设计(所以解释了为什么和日本的Kei-Car形似),均定位于城市代步用、主打年轻、智能、时尚出行的电动微型车,虽然仅仅定位于A00级别的小车,但是整车却有自己的专属ME电动平台。
得益于正向开发的电动平台,欧拉把轴距做到了占车身长度的70%,并把采购自宁德时代(CATL)的电池置入底盘之下且大量使用了高强钢以保证安全,这最终使其用A00级的定位,却达到了接近A0级车的内部空间表现。
R1的驾驶舱
除此之外,据长城商品企划本部副总裁、欧拉项目负责人萨缪尔先生介绍,欧拉首推的R系列产品,会搭配比较丰富的主、被动安全配置(如AEB、电池安全策略和安全气囊等),有能力达到L2级自动驾驶的要求。眼下,R1作为一个接近量产的产品,整体造型已经定型,整车续航能力可达到300公里,并具有高效的能量利用率——理论上该车每度电可行驶近10km;而R2作为一款概念车,会进一步融入更多的开放性元素。
这两款车,预计会等到欧拉旗下另外一个系列车型“IQ”在2018年下半年上市之后,陆续推向市场,其将提供零售、租赁和共享等市场运作方式,并且在未来也将实现电池从外部采购到最终的自给自足。
R1的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