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3月3日—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与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拉开帷幕。“制造”仍是热点之一,今年,代表们怎么谏言制造,助力制造发展?我们一起来看看。
制造加码 总理报告再发红利
今年制造业增值税率从16%降至13%
3月5日上午9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2019年,我国将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
报告指出,2019年将抓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这次减税,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发展后劲并考虑财政可持续,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是完善税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抉择。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等综合优势,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大力培育专业精神,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推动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
制造突围 代表们提案谏言
前有发达国家推动制造业回流,实施贸易壁垒,围堵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后有以印度、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以成本优势进行追赶。“内忧外困”这一句词似乎很好地折射出当下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面对中国制造业的困境,以邹磊、董明珠、雷军等为代表的企业家们纷纷为制造业出谋划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磊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有所放缓、行业形势严峻、转型压力巨大,主要存在部分核心关键技术尚待攻破,产业链各环节相互割裂、缺乏系统化解决方案等问题。
邹磊建议,国家构建以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台,出台面向装备制造企业的针对性科技创新激励支持政策,为企业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同时,引导、推动装备制造企业整合相关资源,实现由单一装备制造向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的转变,增强国际竞争力,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制造业不是靠资本来实现突破的,而是要靠自身的创新、技术来实现。企业在做好内生性发展的同时,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外延式发展,更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我觉得,制造业的升级还是取决于企业家的眼光和舍得精神。不实实在在的拿出钱来做研发,只是天天寻求政府的支持,肯定是不行的。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董事长雷军
5G技术优势能够较好满足工业控制需求,同时为制造企业提供远程控制和数据流量管理工具,以便更高效智能地管理大量的设备,并通过无线网络对这些设备进行软件更新。
国家需加大对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等重点领域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中央、地方产业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围绕大型制造企业上下游进行垂直改造,加强自动化产线、无人工厂等重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打造虚拟的产业闭环,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整体国际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
目前产业界对智能产业与生产要素、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认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我国智能产业基础研究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仍有待突破;此外,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动力仍旧不足。
可以通过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全价值链环节的智能化改造、制定和完善高标准的质量监管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品牌等方式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此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从建设质量强国做起。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
制造业强则国家强,需要更好地服务制造。我们应该借助新的技术,在优势中更加优势,实现有技术的先进制造。此外,还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