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和26岁的时候就依靠自己的能力成为了亿万富翁,他的创业史可谓是一场传奇。
陈江和用不到40年的时间,把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店变成资产高达数十亿美元的跨国商业集团,他被誉为“商业奇才”。

作为海外华人的陈江和,总在想着怎么样改善居住国“养父”跟中国这个“生父”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这是身为海外华人的责任,也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陈江和的父亲早年从福建莆田去印尼棉兰市谋生,开了一家不大的店铺,经营机车零配件和小额汽油、柴油生意。对于陈江和而言,最大的考验在17岁那一年。
经商的父亲生了一场重病,作为长子,家里的担子自然就落在他的肩上,机缘巧合发生在一年后。一天,有一个人走进店来,拿一张纸问了很多零件的价格。

1972年,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面对世界石油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大幅提高原油价格,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全球性石油危机。石油危机爆发,突然间使得石油从2美元多涨到12美元。油价的猛涨促使全球石油公司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飙升。陈江和供应的这家石油公司也不例外。当时才20岁出头的陈江和在那段日子里工作很辛苦,一个星期工作7天,每天工作14小时。
就在这一年,当全球陷入石油危机的一片恐慌之中时,陈江和人生的“第一桶金”却这样降临了。正是这次危机,让26岁的陈江和成为了亿万富翁。
他强烈地意识到,未来,企业还是应该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前人种树后人荫”,陈江和想,芬兰人栽树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用的,而当时加拿大、北欧是世界上非常知名的造纸基地,东南亚国家必须从那里进口纸张,路途遥远不说,仅成本就很高昂。而在印尼这样的热带国家,树木的轮伐期较短,只有5~6年。陈江和想,如果学习芬兰浆纸企业的技术,利用印尼有利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来建浆纸厂,应该大有前途。

回到印尼后,陈江和就着手开始打造自己的浆纸王国。西班牙、挪威、瑞典、芬兰、印度、菲律宾、加拿大、巴西、美国……他跑了差不多20多个国家,目的只有一个:他要去寻找一个工业化发展模式。
经过一次次实践和市场考察之后,陈江和设计出了一个崭新的一体化工业模式--“林浆纸一体化”,立足资源,高效整合资源,将企业做大、做强,并在这条路上勇敢前行。
目前,陈江和的金鹰集团作为庞大的跨国工业集团,其资产总规模已逾1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