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尖品竞林立,简言道尽谁家兴。神州大地上存在着许多难以理解的矛盾现象,而表现在中国汽车市场领域的就是,明明SUV同样坐5人的情况下不比轿车强到哪里去,而却有消费者以各种一年都用不到一次的功能作为理由,说服自己喜欢上SUV。因此,各细分层级的SUV方兴未艾之景并非泡沫,另据最新的4月份销量数据显示,前十名中有5款车型是SUV。这也难怪一、二线的豪华品牌看着眼馋,纷纷推出入门级别的SUV车型,想分一杯羹。
车型汇总类别 车型 售价区间(万元)
BBA入门选手 GLA 26.98-39.90
Q2L 未发布
X2(预测先进口后国产) --
BBA大号选手 X1长轴距版 28.38-43.90
GLB 未发布
Q3L --
已入场玩家 讴歌CDX 22.98-31.28
QX30(进口) 24.98-38.98
将入场玩家 UX(进口) --
E-PACE --
XT4 --
XC40 --
一目了然,这是一场老牌选手与新晋玩家之间的市场游戏,而游戏中的成员们这些年都在不断将中国车市这块蛋糕越分越细,从2012年第一台华晨宝马X1驶下沈阳大东工厂产线至今,宝马已经成功用加长策略赢得了豪华品牌入门级别SUV的销量桂冠。但非德系日系的车型们显然不甘当配角,下面就这12台入门级豪华品牌SUV做分门别类的阐述,找出其间的共性,分析各自的差异化特点。
德系BBA的共同策略&差异
算上未发布的奔驰GLB和Q3L,BBA阵容共有七员大将来应对非德系的新晋玩家的挑战,当然其中一半都用了加长驳骨的把戏。而这些年BBA也让国内汽车媒体养成了,在旗下每一款车型国产后只盯着有没有加长了没的习惯,而这种可长可短的“任性”造车现象背后是戴姆勒、宝马、大众集团的财大气粗和丰富的平台可拓展性。总结其共同策略有三,其一是利用平台优势无限细分市场;其二是用走量或者更高端级别的车型技术下放到入门级车型上面;其三是利用品牌的口碑与压价空间培养新一级消费者。
●共同策略之一
首先,平台的优势自然包括MFA2、MQB、和UKL三种平台各自包办了BBA三家入门级别的全部车型的装配任务,非德系车企中也仅有丰田的TNGA架构能与之相比。其次,BBA三家都有丰富的引擎序列可供重新调校或者直接使用,并且都设置了多种功率输出,进一步帮助德系品牌比其他品牌SUV能更快适应地细分市场。
●共同策略之二
高端车型的技术下放同样也是BBA能在各个细分市场如鱼得水的重要原因之一。下面分别以BBA三家即将入市参与竞争的车型为例,分别阐述彼此之间的那些来自顶配车型的“慷慨馈赠”。
●宝马
不但上述三台已经入市的入门级别豪华品牌SUV出自其中,所谓的大号BBA选手中的GLB和Q2L/Q3L都不例外,而说到宝马X2就不得不提下宝马SUV的命名法。一语概之就是别以为1比2大,宝马“X家族”中的1、3、5都是以SUV的标准车身尺寸打造而来的(宝马官方称法:SAV——Sport Activity Vehicle),其尺寸和级别依次递增;2、4、6则算是SUV界中的“异类”和“奇葩”,其被等同视为跨界车的存在(宝马官方称法:SAC——Sport Activity Coupe),所以宝马X2还不如华晨宝马X1的尺寸大。
而由于宝马X2跨界SUV的身份,其未来要走的市场路线也更加多元,上图的三款运动套件便是例证。而同样由于在华晨宝马X1上遗憾错过的M SPORT运动套件可能随着宝马X2的国产而回归,代表操控信仰的“大鸡腿”档杆以及M SPORT专属轮圈等在等待召唤。而当进入紧凑型SUV领域,会发现车企们争来争去,玩的无非就是差异化战略,因为想在别的细节上玩出花样,实在是不划算。那好,宝马X2祭出了“大鸡腿”档杆,其他两家呢?
●奔驰
奔驰拿出来的是高端车型搭载的车载系统技术的下放,相比于“大鸡腿”档杆的显眼,集成在中控和仪表盘背后的科技就不那么直观了。有消息称奔驰GLB将用上新一代奔驰A级的内饰风格,好让一台车长不足4米5的,由GLA跨界车加高而来的GLB做到不辱奔驰的百年豪车门楣。但从谍照来看,仪表中控连屏设计是不太可能了,但涡轮出风口应该会与GLA有着较大差别。
奔驰GLB谍照
新一代奔驰A级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