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联合举办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和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两项2018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参展单位包括地方政府、中央企业、中介组织等50多家,各地参展单位还将遴选500余家知名品牌企业参展。
作为“上海文化”品牌的代表公司,沪江网、阅文集团具体有何亮点? 4月下旬,界面记者前往沪江、阅文集团办公室实地探访,发现上海文化品牌的亮眼之处。
沪江网的互+计划:教育扶贫,深入乡村几个脸蛋红扑扑的孩子,对着屏幕学习,他们的身后是一个极为简陋的教室。这是记者参观沪江办公室在大屏幕上看到的实时场景。“现在这是两个地方的孩子同时上课。很可能是上海的老师在同时在给云南、四川的孩子授课。”沪江的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道,孩子们所参与的项目叫做“互+计划”,是沪江在2015年发起的“互联网+教育”公益项目。这个项目所需要安装的设备非常简单——仅用一根网线,一个笔记本电脑,或是一部手机,遥远的乡村小学就可与大城市的教育资源连接。
2015年,“互+”走进四川宜宾白云小学的一年级课堂,在当时,这所学校总共只有10个学生,一年级只有2个同学。正因为互+计划, 2位同学每天中午会齐聚在教室那个磨的发亮的水泥讲台边,打开电脑,聆听网络老师的课程。而他们的网络课程很快就成为全国农村普通学校都能共享的资源。至今为止,“互+”计划已经遍布四川盆地、黄土高原、以及新疆等地的3000家中小学,影响10万多名教师和100多万学生。
“教师虽然可能无法面对面地接触学生,但是教师教育的效果是一样的。”沪江的工作人员这样说道。在互+公开的网络课表上,我们可以看到快乐手工、酷思熊阅读、夏加尔艺术、外交口语等等课程,这些课程分别标有适应的学生群体,也更加注重应试教育之外的素质教育实践。除了针对乡村学校学生的网络课程,互+计划还包含乡村教师培训计划,设置有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农村小规模教师成长计划等等课程,以此为乡村教育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
“互+”计划只是沪江网众多项目之一。从创建至今,沪江网历经变革,已从由早期的公益学习社区,形成以沪江网校为主体的B2C业务和以CCtalk为主的平台业务,具体包括学习资讯、学习工具、社群学习平台和优质课程平台四大业务体系,涵盖升学、留学、语言、中小幼、职场、兴趣等丰富的在线学习内容,目前用户超过1.7亿,移动用户1.4亿。
在沪江网办公室,可以看到戴着耳麦与学生通话的网校班主任,他们负责与学生沟通交流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正在制作课件的网络教师,他们的课件将变成一套套不同的网络课程。在办公室的走廊区域,也可以看到几块电子屏幕,实时显示着沪江网的用户数量仍在增加,也显示出沪江的用户画像,画像显示:用户的使用目的以语言学习(55.4%)为主,其次是中小幼学习(24、5%),再次是兴趣爱好、考研和职场学习;用户性别分布以女性占据绝对优势(68.9%),男性只占据(31.1%);用户的身份则以大学生居多(37.9%),其次是职场新人(28.5%)。
沪江办公室里的大屏幕
如此说来,沪江网的用户主要分布于大学生到职场新人,而且明显女性用户要多于男性用户。据沪江工作人员解释说,“可能是女生更爱学习,而且在中小幼学习的课程中,妈妈也会陪着孩子一同学习。”
阅文集团:不仅有网络文学,还有名家名著人们可能不太熟悉阅文集团,却一定熟悉《鬼吹灯》《盗墓笔记》《琅琊榜》等小说及影视作品。阅文集团正是这些大IP的拥有者和经营者。对IP的开发和运营,阅文集团的CEO吴文辉如此对记者表示道,“希望我们的IP像超人、蜘蛛侠一样成为全球家喻户晓的形象。”
以超人、蜘蛛侠为范本,阅文集团重视IP的精细化操作,而并非用后即弃。据吴文辉观察道,“目前国内对于IP的使用还是简单和粗陋的,很多时候只是换个皮,这对整个产业链,是非常不环保的,会让作品都会消失浪费掉。未来我们肯定要求一个更为深耕细作的过程,最好作家也参与进来。”
阅文集团办公室里随处可见IP的周边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