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timg (11).jpg

一句“好空调,格力造”,让无数消费者记住了格力。从一个年产值不到2000万的小厂到如今全球最大的专业化空调企业,二十多年间,格力完成了一个国际化家电企业的成长蜕变。而背后的故事,不过是对做好一件事的坚持与追求。

1979 年,中央试办经济特区,珠海成为改革开放春风最先吹到的城市之一。在政策的扶持下,珠海成为中国优秀企业诞生的温床。1985年,珠海市政府决定以公司为 主体开发北岭工业区,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就此诞生,这就是珠海格力集团的前身。它的使命,是发展珠海经济特区的工业,壮大珠海的经济实力。

此时的市场,也孕育着机遇。

在 上世纪八十年代,空调还是一件稀罕事物。其使用仅限于一些特殊单位、部门,进口空调在内地几乎是一统天下的局面。进入九十年代,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 住条件改善,空调作为耐用高档消费品开始进入家庭,我国的空调行业也进入萌芽阶段。1990年,格力诞生了。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厂开始 了走向辉煌的历程。

九十年代,供不应求是当时国内空调市场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大量存在的外部机会吸引外资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从1993年开始,大批的外资品牌在我国开设生产基地,诸如夏普、沈阳三洋、日立、三菱电机、三菱重工、松下、大金、富士通等品牌密集性地进军中国空调市场。

在那个消费需求从“有”向“好”转变的时代,国产的商品缺乏技术的支撑,特别是产品质量普遍不高,无力与外资品牌竞争。

格力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1994至1996年,开始以抓质量为中心,提出了“出精品、创名牌、上规模、创世界一流水平”的质量方针,推行“零缺陷工程”。

经过几年对质量的严格把关,格力产品在质量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奠定了格力在产品质量上的竞争优势,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1996年11月,格力电器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格力空调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此 后的几年,格力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兼并了江苏丹阳黄河纽士威空调器厂、建立重庆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巴西生产基地投入生产……格力的生产能力不断提 升,形成规模效益;同时,通过强化成本管理,有效提高了公司的利润。自此,格力的产量、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国内行业领头地位,公司效益连 年稳步增长,在国内竞争激烈的家电业大放异彩。

timg (13).jpg

在 稳步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格力开始规划“走出去”的路线。早在1994年底,格力就拿到国内第一张欧盟CE认证证书,随后其产品就通往了欧洲市 场;1998年,格力空调敲开了巴西市场,以“格力”品牌进行销售;2000年,巴西投资建厂项目的签订,标志着格力加快向国际化企业迈进的步 伐;2006年,格力在南亚巴基斯坦建立了第二个海外生产基地,生产线由当地经销商投资,格力提供技术支持,但生产销售的都是格力牌空调;在2008年席 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研发技术,格力空调销售逆市上扬;2011年,格力电器美国分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格力电 器正式进军美国市场……

在中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时候,格力已经开始将触角伸向海外,其超前的国际化意识也促使它成为全国首家营业收入过千亿的单一家电上市企业。

格力一直坚持 “争创世界第一”的发展目标,加大拓展国际市场力度,向国际化企业发展,不仅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而且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制造业已经不再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

迅 速的发展之下,格力并没有丢掉安身立命的核心理念——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在大批家电企业纷纷开始多元化探索的时候,格力反其道而行,坚持实施精品战略,选 择空调这一品类进行专业化发展,集中优势力量,专注于空调产品的研发生产。目前,格力拥有中国制冷行业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3大研究院、近 20个研究所和300多个专业实验室。

为实现专业化,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实施多种举措激励科技创新。由此,格力推出了大量领先型 产品,实现了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的深度布局。掌握了核心科技让格力的竞争力不断提升,结合专业化的发展策略,让格力的产品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其市场销量与 其他竞争品牌拉开差距,格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空调行业领军者。

今天的格力电器,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家电企业,拥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主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智能装备、生活电器、空气能热水器、手机、冰箱等产品。目前,格力正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力图成为新时代中国智造的领导者。

回顾格力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今天的多点开花,无不来自对“做好一件事”的孜孜追求。这是在工业时代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发扬,是中国品牌从弱到强,走向世界的必备素质。